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育教学>教育科研>详细内容

教育科研

【教育笔记】拉锯战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7-06-25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我们班一共有四组,每组由两张桌子拼接而成。早晨,第三组的孩子们选择了雪花片拼接玩具。两张桌子上的宝宝合玩一个篮子里的雪花片。

突然,“是我的!”“往我们这边来来!”“不行!”寻声望去,严晨奕和陈秋月两人像在拔河一样争的面红耳赤,篮子也在桌子上来回移动的已经变了形。

“严晨奕加油!严晨奕加油!”只见,天天和张秋悦开始帮严晨奕助起了威。严晨奕在朋友们的加油声中抢的更加起劲了。但是,陈秋月小朋友并没有因为没有支持而退让,抢的更加得劲了。就在双方焦灼不下的时候,“小黑娃”陶晓浪站起身:“点、点、点皇冠、鸡蛋、鸭蛋、手榴弹、不许超过八点半!”清脆悦耳的声音似乎点醒了沉迷于“拉锯战”的几名孩子。围观的“吃瓜群众”开始当起了“仲裁者”,一个一个的站起身一起用“点名”的游戏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。严晨奕和陈秋月渐渐的松下劲,默认了大家的方法。最后,手指最终落在了严晨奕身上,只见她“哼”的一声轻抬下巴得瑟的看了看陈秋月。

这场“拉锯战”最后以一方的胜利“顺利”告终。

孩子就像一个个小大人,她们有自己的“规则”,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。作为老师,最应该做的应该是尽可能的给予她们更多的自由与民主吧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